一、什么是高原现象
学习过程中常会有这样一个阶段,即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,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,有的人甚至发生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,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“高原现象”。有些同学因成绩没有起色而整天无精打采,食无味,睡不香,课堂听课效果差,甚至几乎失去了进取的信心。
二、高原现象的成因
一是意志品质薄弱,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。高中的学习范围广、容量大、时间长、难度深,学到一定程度时,会感觉到非常疲劳,甚至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,导致学习动机下降。而连续的挫败会产生学习焦虑感,影响思维效果,最终导致学习停滞不前,甚至倒退。
二是学习方法不当。学生习惯于某种学习方法后,出现了惰性,缺乏因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学习方法的能力。
三是知识基础不牢。基础知识不牢的同学在学习上往往“欠债”太多,更容易遇到高原现象,因而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找知识结构中的“短板”,夯实基础。
四是疲劳。有的同学为了提高成绩,不仅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,自己还买了大量的习题,夜以继日,搞题海战术,结果身心俱疲,晕头转向,不能及时的归纳整理,心中越来越没底,学习效率大打折扣。
三、如何减轻高原现象的影响
第一,正确看待高原现象。高原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,在度过高原期之后,我们的成绩还会继续上升。
第二,不断给自己加油。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,当遇到困难的时候,就需要我们的坚持。相信自己,发扬攻关精神,顽强拼搏,就一定能克服高原现象。
第三,夯实知识基础。有的同学基础欠佳,原因在于知识结构中有短板,许多知识点没有弄清楚,有缺漏差的情况,因此加强短板的训练,强化基础知识,做到强项更强,弱项不弱。
第四,优化学习方法。不同的学习阶段,学习内容不一样,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。根据平时的练习和老师的分析及时找出方法上的不足,及时调整,做到学习方法的与时俱进,若只抱着一种方法,机械的学习,很容易进入高原期。
第五,注意劳逸结合。适当的休息不仅可以保证体力和精力的恢复,还可以因记忆恢复现象而产生潜伏学习的效果,之前不太理解的知识点,暂时放一放,过两天再看,说不定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。
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,不是学习的极限,它意味着我们到了进一步提升的关口,只要我们正确认识,积极应对,奋勇前行,学习成绩一定会再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