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教研组:聚焦“目标”,尊重“学生”,方能打造成熟课堂
发布日期:2018-12-24 11:02:10 作者:市南中学

 

12月21日上午,高中语文组顺利开展了鹿文芝老师的组内研讨课《雨霖铃》,这首词写离情别绪,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,其中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、冷落清秋节”更是千古名句,唱出了从古到今无数离别之人的愁肠百结

这样的一首经典诗词中包含的情感和手法非常之多,往往让老师无法取舍,容易把诗歌上成一堆散沙,教学目标不够突出,情感把握也易空洞,流于表面。鹿老师却能够抽丝剥茧,把“抒情方式和虚实结合的赏析”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,让诗歌的手法一下子聚焦起来,清晰起来,同学对诗歌的把握也随之具体而深入。

为达成教学目标,鹿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,层层递进展开教学:先初读诗歌,从分析词中抒情主人公的离别之“伤”入手,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;再品读诗歌,分析诗歌内容,包括“离别时人的描写”、“离别时实景的描写”、“离别时虚景的描写”、“离别后人的情感”;最后再赏读诗歌,比较了“直抒胸臆”与“借景抒情”的两种抒情方式的不同效果,并带领学生深入体会“虚实结合”的美感与妙处。

这个教学过程的展开正好符合我们读诗、品诗的过程,由全诗情感基调的整体把握——内容的分析——手法的赏析,也体现高中诗歌教学最基本的思路,体现了高考对诗歌的考核要求。最后,作业的布置又紧扣“情景关系”和“虚实结合”两个手法进行夯实训练,达到复习和拓展的作用。

在评课环节中,观课老师除了对鹿老师教学环节的设计、层层递进的板书设计一致好评外,还对鹿老师在课堂上不是把结论强加给学生的这份“尊重”而感动。她会非常耐心地等待学生体验这份情感,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赏析手法之妙,板书也会采用学生的用词来替代自己的预设。而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,经常会因为教学时间不足而选择以老师“自己说”代替“学生说”。鹿老师说,这堂课她最遗憾的是“有些内容还没有让学生自己说出来”,“自己体会出来”,她的遗憾正是我们所追求的“以学生为主体”的教学理念,但是真正能做到这点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对学生的尊重,无疑,鹿老师始终在努力践行之。

同时,老师们也指出,在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再多读些,才能更加深悟;对词中主人公心理、细节、动作描写的挖掘还需要加深;在 “情”“景”关系一致性的分析上还需要强调等,整个评课活动,老师们各抒己见,气氛热烈。以他人的教学来关照自我,反思自我,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,这就是组内研讨课的意义所在吧。

 

 

【关闭窗口】

Copyright ◎2016 上海市市南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.

学校地址:上海市陆家浜路597号 邮编:200011

电话:63771874 学校邮箱:zxshin@hpe.cn

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07号

沪ICP备15052465号

版权所有©上海市市南中学

学校地址:上海市陆家浜路597号 邮编:200011

电话:63771874 学校邮箱:zxshin@hpe.cn